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7节 (第3/3页)
的年纪。体态发福的有些走形。再怎么娇笑。也不能让唐振东提起一丝兴趣。“呵呵。我哪里会看相。只不过听两位口音不像本地人。不过我能听出你们肯定是海城人。呵呵。” 江上镇。本身就属于海城。不过却是临近潍城的边。算是交界地段。这里的口音跟海城相差有点大。不过却跟潍城那里有点类似。故以。老板娘一下就能听出唐振东不是本地人。 “呵呵。老板娘听的真准。我们就是海城的。” “你们是大城市的人。來我们这个小镇做什么。走亲戚。” 今天是初十。在农历年里。不过十五都算是过年。所以初十走亲戚的人也是不少。所以。老板娘这么猜也是有道理。 “算是走亲戚吧。不过我们这个亲戚有点特殊。哎。怎么说呢。都是老一辈的事。还是不说了。”唐振东装作很难启齿。叹了一口气。沒继续这个话題。 不过唐振东的叹气。让老板娘自以为很明白。老辈的亲兄弟间打架的事还少吗。因为家产或者一亩地都可能打起來。这都很正常。 “哎。@”老板娘也陪着唐振东喘了一口粗气。 “红烧茄子好了。上菜。”里面的老板呼喊外面的老板娘上菜。唐振东也顺利的把这问題成功的避了过去。 “红烧茄子。”老板娘端上來一盘红烧茄子。唐振东叫住老板娘。“大姐。我有件事一直很好奇。你说咱们镇边上既沒有江。也有沒有河。还不靠海。怎么会叫江上镇呢。” 老板娘听唐振东这么问。尴尬的一笑。“呵呵。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也许老辈的时候有大河呢。这个谁也说不好。” “啊呸。你不懂能不能不装懂。”一直在后厨忙活的厨师兼老板。把最后一个菜油炸小黄花端了上來。顺便“呸”的鄙视了他的老婆一下。“咱们的江上镇其实老辈用的并不是现在这个江上。而是姜尚姜子牙的那个江上。相传。以前姜子牙在我们这里住过。油炸小黄花。菜齐了。两位慢用。” 十二点以前还有一章。沒睡着的朋友先别睡。哈哈。 第二卷 055 太公疑冢 唐振东一看老板要走。急忙扯住他。给他拉开一张凳子。“大哥。别走。给我讲讲。我最喜欢听神话故事了。” 刘中书在旁边配合默契的帮老板倒上一杯酒。“來。大哥。喝一杯。凑到一起就是缘分。” 饭店老板一看也是个爽快人。他一听唐振东两人都这么说。也就坐了下來。“好。” 唐振东把酒杯跟饭店老板一碰。一饮而尽。两人一连喝了三杯。“啊。痛快。”唐振东大呼痛快。其实他这并不是喝酒喝的痛快。而是刚刚爬了一圈山。也沒喝点水。这是口渴了。连灌三杯啤酒。口渴的感觉一下就沒了。浑身上下。都透着舒爽劲。 “兄弟。爽快。你真是个爽快人。” 酒。一下把俩个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你给我说说这江上镇的由來。” “这个传说你要是问别人。别人还真不一定能知道。但是我却是知道。”饭店老板刚才酒也喝的不少。不知道是不是在吹牛逼。 原來饭店老板偶然听他的爷爷说过这个江上镇的由來:相传这个江上镇是姜子牙由营丘过來。在这里居住。然后又到东海之滨的。 姜尚。字子牙。辅助周文王灭掉殷商王朝。建立周朝。然后又辅佐六代周王。成就不世功业。所以姜子牙世人又称呼姜太公。相传姜太公的封地就在齐国。也就是山东境内。都城是营丘。也就是今天的潍坊的昌乐附近。 姜太公的封神榜一直是千古传说。而姜太公和周文王推演周易。相传这是中华除伏羲外。最早的风水相术大家。据说姜太公的一身所学。惊天动地。一身谋略。经天纬地。 江上镇有这么个传说:话说姜太公封了诸神后。各神都很满意。唯独姜太公的老婆沒有封到神。整日罗罗嗦嗦。闹着要封神。 一天。姜太公的老婆又跟姜太公闹。姜太公烦得很。说:“你嫁到我家。让我穷了一辈子。所以不封你。一个妇道人家。整日争名夺利。叽哩咕噜的。嘴穷死了。活像个穷神。”谁知他老婆一听。高兴得不得了。当即跳下床來。以为太公封她为神了。就到处跑。到处讲。得意得不得了。老百姓却把她恨得要死。因为她到哪里。哪里就穷。就是原來富的地方。她一到。也变穷了。 后來有人就跟姜太公讲了。姜太公气得哼哼的。把他老婆拖回來对她讲:“你不要到处跑好不好。” 他老婆问:“那叫我到什么地方去。” 姜太公说:“有福的地方都不能去。” 这件事传开后。怕受穷的老百姓。就都在大门上贴“福”字了。 相传这就是福字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