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锦绣前程_第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节 (第2/4页)

还劳姐姐跑了一趟,姐姐快请坐下。”叶荞笑着招呼杨婉真坐下,叶茜亲自捧茶给她。

    “劳动妹妹了。”杨婉真笑着接过茶碗,看看旁边的吴婆子,笑着道:“老太太果然心疼妹妹们,派了吴妈妈照看,再妥当不过。妈妈也快请坐下,您成天跟在老太太身边,也实在辛苦了。”

    推让一番,吴妈妈只在脚凳上坐下,杨婉真把针线送上,又拉着叶荞的手说了几句闲话,便要起身走了,笑着道:“妹妹们才来,府里的事还要劳烦吴妈妈多教导,我就不在这里杆着,等过几天妹妹们上下熟识了,只管过来找我玩。”

    叶茜和叶荞送杨婉真到门口,叶茜心中是啧啧称奇,前两回见面还真是没看出来。杨婉真说话行事是真靠谱,十一岁的小姑娘说话就能如此周全,夸人的话,连吴婆子都没落下,至于能甩叶大太太和叶芙好几条街。

    “杨姑娘也是个难得的。”吴婆子似有几分感慨的说着,停了一下却是道:“若是在老太太这里,或者花园里跟着杨姑娘一处,玩笑倒是什么;若是大太太院里,大太太素来爱静,切勿吵闹。”

    叶荞和叶茜听得点点头,道:“妈妈说的是,我们都记下了。”想想叶大太太和叶芙看她们的神情,人家嫡长女,能躲就躲吧。

    叶老太太不在,叶芙和叶微回家各找各妈,叶芙就算了。叶薇却是庶女,趁着祖母和嫡母不在,要过去跟生母吃饭。丫头报与章雨柔时,章雨柔听得皱眉,但也不好叫人硬把叶薇拉回来。

    叶芙和叶薇都是五岁以后跟的叶老太太,以前都是跟着各自亲娘。也不是叶老太太偷懒不带孙女,有个缘故在其中。叶二太太进门后不久也曾生下一子,叶老太太十分喜欢,想着叶二太太要管家理事,便抱过来自己养,不曾想孩子四岁时夭折了,后来叶二太太就再没生育。

    小孩子夭折是常有的,但在祖母这里夭折,叶老太太十分内疚,隐隐觉得自己好像有点不吉利。叶大太太虽然不太妥当,叶薇跟着生母更不妥当,仍然等到两人五岁后才移到自己这里养活。

    叶茜和叶荞准时过去,用了一上午时间,两人已经完全了解各处作息时间。国公府是凡事都有钟点,执行的非常严格,提前有时候未必是好,准时才是好。

    两人刚到,章雨柔也来了,吩咐婆子们上菜,领着叶茜和叶荞入席,又招呼两人吃饭,虽然气氛仍然如此,但只有一个章雨柔在,压力少了许多,叶荞也吃了个七成饱。

    饭毕,章雨柔就笑着道:“两位妹妹自便。”说着自己带着丫头回屋。

    叶茜和叶荞如何敢在正房多坐,也带着丫头婆子回了西厢房。

    ☆、20·上课

    掌灯时分叶家众人回来了,气氛十分凝重,章雨柔带着叶茜、叶荞已经吃过晚饭。等到叶老太爷和叶老太太的晚饭,章雨柔便上前侍候,叶芙和叶薇旁边搭手,叶茜和叶荞倒是很想搭手,但真是搭都不知道怎么搭。

    上午吴婆子说了国公府各房作息,下午吴婆子却是开始教课,一个下午只说了三样,站、坐以及洗手。站、坐都属于仪态,从姑娘开始学走步时开始学的,叶茜和叶荞现在学虽然晚了些,但只要记住关键,平常留意一些就好了,这不是一天能练出来的。

    真正让叶茜和叶荞开眼的是洗手,饭毕要如何洗,外出回来要如何洗,如何取水,如何均手,洗完又要如何擦,三条手绢要如何用。看吴婆子演视一遍之后,就连叶茜都有种新世界大门被打开的感觉,只能感叹一句,常出入国公府与国公府的小姐差别真大。

    也因为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更知道其中的门道有多少,自己吃饭的动作姿势还没学会,端水倒水的还是不要做了,尤其是叶老太爷看着心情还不太好的时候,便只是站着,不敢动手。

    “唉……”饭完叶老太爷就是一声长叹。

    叶老太太也是一脸忧心的模样,却是对身边的丫头道:“过去给大老爷和二老爷说一声,晚上不用来请安了,今天都累了,各自在屋里歇吧。”

    丫头赶紧去传话。

    气氛好像更紧张了,连章雨柔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只是给姑娘们使了眼色,没敢作声,福了福身行礼退下了。

    各人回屋,叶茜心里有些嘀咕,做为重生人士,八岁时的宫斗朝廷大事她虽然不知道,但未来的皇帝是谁,她很清楚。病重的这位太子确实很快死了,最多一年万启皇帝也死了,三皇子也就是安宁公主的亲弟弟,作为活着年龄最大的皇子继承皇位。国公府也沾光了的,至少新皇登后国公府更受待见了,尤其是章雨柔,多次进宫,宋太后非常喜欢她。

    就是国公府跟太子关系好,大楚朝立太子的原则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大皇子是宋太后生的嫡长子,三岁立太子,五岁亡故,第二位太子就是贵妃生的二皇子,以长子身份立为太子,现在他也要死了,太子之位该轮到三皇子,有安宁公主在,国公府就是不能脸上笑出来,也不用如此唉声叹气。

    “明天上午、下午皆有老师来授课,姑娘们早些睡吧。”吴婆子说着。

    叶荞下午才了开眼,对于国公府有了一重新的认识,心中不禁有几分畏惧之意,便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