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反派金丝雀_人间烟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间烟火 (第1/3页)

    *

    疾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冬季易发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对生病的患者,尤其是老人而言,寒冷的冬天是一个考验,很多老年患者熬不到春暖花开。

    一到冬季,肿瘤科病人危急值肉眼可见地变多,死亡率也明显升高,尤其是肺癌一类的呼吸道疾病,容易并发感染。

    简清自己去看了眼赵老太太,又找到护士长报备了情况,还和自己组下的医生交代要特别留意,必要时请心理科医生会诊。

    交代完,自己一个人去病区走了一圈。

    平日里她到病房,身旁几乎都跟着人,有时是几个人,有时是一群人,有时是科主任大查房,更是乌泱泱一堆人。

    除了患者家属主动到办公室、诊室寻她,她似乎没有给过他们单独与自己交流的机会。

    她会花时间查阅文献,和其他学科医生会诊讨论,制定治疗方案,但从不会和病患寒暄家长里短,也甚少关注他们的情绪状态,只会一针见血地告诉患者家属现阶段病情怎么样、接下来可以选择哪些方案。

    她不是一个温情的、有人文关怀的医生,她只负责看病治病。

    走到7号床边,简清和床上的病人打招呼。

    7号床是一名五十来岁的教授,姓李,中文系出身,学识丰厚,固执地认为自己比其他病人、乃至并主管医生懂得更多。

    但不会流畅地陈述病情,有时会漫无边际絮叨一堆没有重点的话,还会上网查肿瘤相关的文献,阅读最新治疗指南,查症状对号入座,给自己下了主观的诊断。

    每当他絮叨,甚至是顶嘴,简清总是冷冰冰打断,用提问的方式提取所需信息,或者直接冷眼无视。

    今天,她试图去共情,去换位思考,思索背后缘由。

    在一个全然陌生的领域,面对陌生的疾病,任何人都会存在未知、恐慌心理,上网搜索了解,是很正常的事。

    术业有专攻,不是每个人都学过医,不是每个病人都有医学常识。

    病人有意强调那些,或许是希望医生能够多关注自己一些。

    就像一个爱显摆的小孩,想在长辈面前表现得好一点,说得多一点,希望自己成为最特别的那个。

    短暂思索片刻后,简清站在床边,和李教授聊了几句病情,然后开始寒暄,问他:“有什么人文历史类的书籍可以推荐?”

    李教授像是看见了一名勤奋好学的学生,立马流露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滔滔不绝起来。

    简清安静聆听,眼角余光瞥见了隔壁8号病床的小丫头。

    桑桑看到简清,咧嘴一笑,眉眼弯弯,露出一口小白牙。

    看上去不像从前那般怕她。

    她和7号床寒暄完,走到8号床边,掏出口袋里的几颗奶糖,放到桑桑手心里。

    桑桑用稚嫩的嗓音道谢,剥开糖衣,把糖果塞进嘴里,再次露出豁口子的小白牙。

    简清看见她上颚少了颗牙,捧起她的小脸蛋观察:“张嘴,啊——”

    桑桑跟着张开嘴:“啊——”

    “又换牙了?”

    桑桑点点头。

    简清轻声道:“好好刷牙,少吃糖。”说着抢走了她手里的一颗糖,重新塞回自己白大褂口袋里。

    儿童换牙一般在6~12岁之间,桑桑今年10岁,简清希望自己能看到她换完牙。

    像这样,一间间病房走过去,挨个看过组里的病人,这次简清很少谈论病情,只是观察他们的情绪状态,叮嘱冬天要注意保暖,注意室内通风,出门戴个口罩,预防流感。

    简单地寒暄一两句家长里短就离开,她不会长篇大论安慰她们。

    这里不缺那一类的安慰话语,从治疗开始那刻,亲朋好友就投以怜悯的眼神,患者和家属听过许多——

    “虽然得了这个病,但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啊。”

    “要和正常人一样,积极面对,乐观向前看。”

    “好好生活,珍惜当下。”

    ……

    诸如此类正确而美好的废话,其实只能靠当事人自己领悟。

    旁人说多了,有时会起适得其反的效果。

    *

    今晚搭班的一线值班是隔壁组的低年资主治医生,临床经验丰富,外加下危重通知的病人不多,踩在生死线的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