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殇_68.妙哉青玉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8.妙哉青玉阁 (第1/3页)

    从皇宫出来已经到了正午时分,首辅和戚都督留在了宫里,圣上还有话要说。我便先风紧扯呼了。

    出了东华门,我一拽缰绳,对不悔和九鬼政孝道:“走!大栅栏!去看看咱们的珠宝店!”

    两人不明所以,我却心气高涨,这么好玩的物事,倒让那两个丫头先折腾出来了!

    凭着记忆中的京师地图,一路找到了大栅栏。嚯!这大栅栏明朝时就这么热闹啦?

    我印象中,大栅栏原址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也就是1420年。刚开始却不叫大栅栏的名字。

    最早有记录的明代张竹坡《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并未收载“大栅栏”这个地名,在前门外路西只有廊房头条、廊房二条、廊房三条和廊房四条,其中的廊房四条就位于现在大栅栏的位置,可见在明朝早期还没有大栅栏这个地名。

    一直到了明弘治元年,为治理京师社会治安,在北京各条街巷门口,设置了木质栅栏,栅栏由所在地点居民出资修建,从此以后直到清朝末年,在北京的街道上共修建了一千七百多座栅栏。

    其中廊房四条的栅栏由商贾出资,格外的大,因而被称为大栅栏,久而久之大栅栏就取代廊坊四条,成为这条街道的正式名称。

    我骑马走在并不宽阔的街道上,深深地为这份热闹所吸引,便索性下了马,缓步走着看着。叫卖声此起彼伏,叫的最大声的是那卖冰糖葫芦的!

    我瞄了两眼,大个儿的山楂裹着厚厚的糖浆,闻着就甜,前世我就最爱吃冰糖葫芦,这见着了,真想买串尝尝!可是碍于自己现在三品官的身份,又确实不好意思,便只能站着吞了两口口水。

    不悔在旁边跟着我,马儿已经交给了从人去牵,见我表情,知我自幼爱吃甜食,微微笑了笑,却走上去买了两串最大个儿的糖葫芦,让卖家拿糖衣封了,又用菏叶包了。

    我惊喜万分,不悔硬是要得!于是忍了忍口水,继续走。

    前面一个排挡上人真多,干嘛的?凑近了一看,得嘞!卖豆汁的!

    说起这豆汁,估摸着得有三四百年历史,我就纳了闷了,京师人们咋就那么爱喝豆汁呢?还把喝豆汁当成是一种享受。

    据说第一次喝豆汁,那泔水般的气味确实使人难以下咽,但捏着鼻子喝两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瘾,满处寻觅,排队也非喝不可。

    《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并说“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

    可是无论他说的再神,我就是不爱喝!闻着味儿都不舒服!炸焦圈儿倒是能吃两个。

    反对着豆汁的味儿一扭头,远远的瞅见一堆大排档后面,小楼林立的那一簇商铺里,一个翠莹莹的招牌高高挂着:“青玉阁”!

    这不就找到了吗?我笑了笑,大步就向着青玉阁的方向走去。这栋小二楼不大,却很精致,上至琉璃瓦,下至红漆柱,无不调理的干净整洁,色彩艳丽。

    走近了一看,还挂着一副对联!

    上联是:珠光宝气配嫦娥仙子越仙。

    下联是:金玉满堂赠淑女美人更美。

    横批:独占花魁!

    哎呦哇擦!这对联简直俗透了!但又转念一想,大俗就是大雅,本来做的就是金玉生意,也别装学堂啦!挺好!便高高兴兴抬脚进了门槛儿。

    呦呵!人还真不少!里里外外,男男女女,挤得满满当当,每个柜台都有人!我凑近了一看,却都是京师的年轻男女,在那儿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