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九一章 时机成熟 (第1/3页)
朱瞻基最近又遇到了一件烦心事,那就是海军总部的外面,每到白日,就聚集了一大批东瀛的使节和学子在哭求。 虽然这个时代,日奸的数量众多,但是大部分人不管怎么样,总还是心系祖国。 这些东瀛的学子在使节们有组织的安排下,轮流上阵,每日风雨无阻地前来海军总部报到。 他们不闹事,不阻碍长安街的交通,但是一个个身着丧衣,看见朱瞻基的马队过来就哭。 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了一堆丧门星。 朱瞻基还不能打,不能骂。应天府如今有上百个小国的使节和学子,甚至还有一些小国家的贵族来了应天府,就再也不离开了。 大明要是对东瀛的这些人使用暴力手段,那这件事对大明的名誉损害可就太大了。 惹不起,他就只能躲了。 从来到这个时代,他还从来没有像这样憋屈过。这种憋屈也让他的怒火越盛,准备到了东瀛,要好好发泄在他们的族人身上。 他不是想要占领东瀛这个国家,除了一些金银,硫磺,这个国家根本就没有更多的资源。 在如今这个时代,良田才是真正的资源啊! 东瀛人有金子,有银子,可是人们的生活却那么穷困,关键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良田。 没有良田就没有粮食,没有良田就没有棉麻,人们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满足不了,人们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金银再多也只会造成初级的金融危机,也就是货币贬值。 所以朱瞻基只准备占领盛产黄金的佐度岛,北海道,还有就是那个石见银山,其余的地方,依旧任由那些东瀛人自治。 只要控制住他们的粮食和棉麻,就不怕这些东瀛人不听话。 同样的道理,对于朝鲜朱瞻基也没有半点兴趣,人口多,田地少占领这些地方只是得不偿失。 现在大明每年在交趾耗费两百万白银的军费,却只能收到七万白银的税负。 要不是朱棣执意扩张,朱瞻基也知道交趾产粮和作为控制南洋地区的桥头堡的重要性,恐怕真的会像原本的历史中那样,放弃交趾。 在小冰河时代即将来临之前,南方的产粮地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大明发现更多的金银矿。 只要大明控制住了从琉球,到济州岛,到对马岛,佐度岛,北海道,以及库页岛,阿留申群岛这个完整的岛链群,只有三个大岛屿的东瀛,将永远也不会翻身。 而且,经济控制也远远比武力侵占省心,并且获利更多。 出征在即,这次出征的大军只比年前多了不到五万人,但是加上留守济州岛的一万大军,对马岛的三万大军,总兵力超过了十五万。 其中光是海军就有十一万,为了这份出征的名额,除了驻守广东的第四集团军以外,其他三大海军基地都只差打破了脑袋。 他们不仅仅是为了抢功劳,更因为这种实战,可以有效地锻炼士兵们的协调作战能力,增强战斗力。 而这一次,三大舰队全部都采用了老兵带新兵的方式,只有不到三万人是年前曾经参与两次作战的士兵,其他四万人都是没有实战过的新兵。 另外还有三万余人是从南方卫所抽调的擅长山地作战的卫所士兵,按照后世的划分,应该属于陆军。 剩下的万余人包括了朱瞻基的幼军六百人,羽林卫五千人,还有各种郎中和厨师以及司天监的计时人员和兵部的绘图人员。 除此之外,通政司,鸿胪寺也都派出了大量的通译和向导,再加上驻守在两个岛上面的四万人员,这一次将要出动的战斗人员足足十五万人。 这么多的人马调配,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作,朱瞻基第一次掌管大局,忙的不可开交。 不过他这个主帅更多是名义上的,在瞎忙。其实有他没他,各项准备工作下面的将领和兵部都推行的井井有条。 但是相对于陆地上的人员调动,海军却依旧简单的多。 陆地上大军出动,每天走几十里,人员的出行安排,安营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