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1页 (第1/2页)
电话里并没有立即传来人声,反而泄出一口浑浊的叹息。显然,刘骥已经看到那些铺天盖地的通稿,并且深感惋惜。 “白彦。”沉默了片刻,他说,“其实在找你之前我也有这方面的顾虑,你也知道,演员的创作要一个心静的状态。如果放不下名禄和炒作,心是静不下来的。” “是,我也这么认为。” “之前,至晖跟我再三强调,说你是一个很有想法的演员。加上你确实有让我惊艳的镜头,我才试着联系你。” 白彦的声音谨慎又低微:“是,能够得到您的肯定,是我的荣幸。” 刘骥叹道:“但是,我很遗憾。” 白彦下意识抠紧了手机,指节因此变得惨白: “对不起刘导,这件事让你失望了。但恳请你相信我,从酒会到现在,我从没想过通过炒作的方式来争夺这个角色。” “这件事我并不能单方面判断。” “请您相信我。” “白彦,我心里其实一直有个问题。” “请说。” “流量,和演员可以共存吗?” 白彦的眼神暗淡下去——从目前娱乐圈的形势来看,不能。拿奖的文艺片没人看,评分低的商业片却收视长虹。 他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安心演戏的时候,无人问津。 而这几年终于跻身顶流,却因为公司对资本和商业化的考量,选择剧本时,目标永远是符不符合大众口味,狗血玛丽苏自然也是冲在第一个。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剧情,即便收视不错,但口碑却根本拿不出手。 尤其在近几年,流量和演员的界线越发明显。退回去十几年,网络没那么发达,尚且没有“粉丝”这样的群体,有的只是捧场的观众。所以,制作方向来是通过影视剧本身来吸引观众。人们看的是角色和剧情。 这些年过来,粉丝效应越发狂热,制作方开始利用人来吸引眼球。尤其在尝到大流量人物带来的巨额关注之后,签约看的大部分是演员本身的流量和关注度,而非其与角色的贴合度,或者更进一步的,是否有完成这个角色的能力。 乃至这些年下来,人们已经发现,流量和演员本身存在很大的差别:演员是工匠,能做出不同种类的产品。而流量,是资本家的产品。 直到现在,娱乐圈也没出现一个能抗收视,但同时又能拿大奖的年轻演员。好似演员和流量,是天生的分割体,一个在南极,一个在北极,永远不可能相遇。 “我希望,我可以通过我的努力来实现它。” “那么,期待你实现它的时候,我们再合作。” 白彦像被抽了一鞭子——已经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