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节 (第1/3页)
人群的议论声宛如一根根钢针朱世庸及商会诸人心头乱捅,捅的血花四溅;痛归痛,此刻朱世庸等人也只能强自忍耐冷眼旁观,他们一个个支楞着耳朵仔细听包拯的话语是否有破绽和不合理的推断,一旦现即群起而攻之。 包拯挥挥手道:“诸位噤声,此乃公堂之上,《明镜高悬》匾额之下便是朝廷重地,莫要吵闹喧哗。” 人群迅速安静下来,包拯满意的点点头,开口道:“适才府台大人言道,那秦大郎身上现一份遗书,包某想见识见识这份遗书如何?” 知府师爷双眼看着朱世庸征询他的意见,朱世庸虽不情愿,但此刻拒绝岂非自承有鬼,点头小声道:“拿去给他,但要小心。” 言下之意似乎是要师爷防止包拯毁灭证物;那师爷一愣,随即眨眼道:“小人明白。” 师爷小心翼翼托起木盘来到包拯面前,包拯举手欲揭素绫,师爷虽老的牙都掉了,没想到身手倒很敏捷,一转身迅速躲过包拯的手,嘻嘻笑道:“包大人,还是小人帮你揭开为好。” 包拯何等精明之人,立刻明白他的用意,当即脸上变色。 苏锦一旁看得真切,心道:“这朱知府可够蠢的,堂堂包大人亦是朝廷命官,大庭广众之下怎会干出毁灭证据之事,这可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君子之腹了。” 包拯脸上怒容一闪而没,随即恢复自然,双手负后道:“那便有劳了。” 师爷笑嘻嘻的道:“应该的,应该的。”当下轻轻揭开素绫,拿起盘上竹签将折叠的纸张轻轻挑开压住,送到包拯面前。 包拯探头仔细观察,眉头忽松忽紧,脸上忽喜忽忧;大堂上下几双眼睛盯着他的脸色,鸦雀无声,呼吸相闻。 约莫半盏茶的功夫,包拯抬起身子,向那师爷道:“多谢了。” 那师爷道:“看完了?” “多谢。”包拯道。 “不再多看一会了么?”师爷忽然冒出一句,不知道是客套还是调侃。 包拯皱眉道:“有劳送回,以免受到污损。” 那师爷也惊觉自己多嘴,偷眼观看府尊大人脸色,也是不善,当下赶紧将素绫盖起,一语不的放回公案之上。 “诸位,这份遗书是假的。”包拯第一句话便震慑全场,除了苏家诸人和商会众人以及知道实情的知府大人之外,场上场下均均是一片抽气之声,难怪包大人敢于公开叫板,只要能证明此遗书是假,那么加诸于苏小官人之身的指控便是凭空捏造。 “包拯,公堂之上可不是你信口雌黄之地,此话将被主薄记录案,你将抵赖不得。”朱世庸喝道。 包拯一双虎目盯着朱世庸道:“包某为何要抵赖?这份遗书本来就是假冒之物。” “何以见得?”朱世庸道。 “疑点之一,书写遗书纸张用的乃是楮皮纸,俗称白麻纸;这种纸张全大宋只有一家出产,那便是京兆府张记纸坊,张记纸坊只京城开了一家分号,大宋近半官民书局用纸皆出自张记纸坊,但因路途遥远,加之价格昂贵,故而我庐州府大量使用的是徽州竹板纸,适才我仔细观察,那纸张下方有张记印章,虽为水所浸映,但清晰可辨;此纸张为张记所出无疑,这便是疑点之处。” “笑话,这有什么可疑的?我庐州府亦有张记白麻纸啊,虽然数量不多,但也还是有的。”朱世庸嗤笑道。 “苏小官人,你苏记用纸一般用何种纸张?”包拯转向苏锦问道。 苏锦还是第一次跟这位历史上的大名人面对面说话,不免有些激动紧张,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旁听得赵掌柜道:“包大人,这等琐事我家少东家是不会知道的,此事是由苏府管家经手。” 包拯道:“那便好了,速速传唤此人,此人对我们方才谈话内容不知情,正好可以实话实说,请朱大人派衙役去请来如何?” 朱世庸道:“可有这个必要么?” 包拯道:“干系一人清白罪责,还是慎重为好。” 朱世庸无奈,心道:“便看你搞什么花样。”对着衙役的一名道:“李班头,去苏府叫那管家前来,一路上莫要让他对人讲一句话。” 李班头应诺一声急匆匆而去,包拯冲着他的背影喊道:“好是从苏记店铺拿些纸样来。” 不一会儿,李班头带着苏家管家苏福匆匆赶到,两人走得急了,出了一头热汗,张着口喘气;那苏福腋下夹了一个封好的布包,众人猜测,那便是苏家的日常用纸了。 小穗儿等人的保密措施做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