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关头_第50章 一 扎根泥土,风吹不倒浪打不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0章 一 扎根泥土,风吹不倒浪打不移 (第2/2页)

自理,陈宗荣承担的责任一天比一天加重,他对两位老人的热情、爱心、孝敬,也一天比一天升华。两位老人想吃时令蔬菜,新鲜水果,他买好,洗净,送上门。两位老人的衣服破了,他缝;两位老人的房子脏了,他扫。每年涨水季节,他估计水位上升的幅度,提前将两位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从1967年的秋汛,到1996年的夏洪,尽管洲上年年防洪抢险,熊贵林老两口却从未受过大水围困的惊吓。老两口经常对人说:“要不是共产党里头有宗荣这样的好党员,民警当中有宗荣这样的好户籍,俺老两口哪有这样的好日子过哟!恐怕骨头早就打得鼓响了。俺没有崽女,宗荣比亲崽女还亲呀!”

    橘子洲过去没有自来水,岛上祖祖辈辈挑饮河水。那些年月,人们每天早早晚晚都能看到一个身着橄榄绿,个头结实,脸庞英俊的人民警察,挑着一担又粗又高的水桶,下河,登洲,过大街,穿小巷,依次往洲上30多户军烈属、五保户家里送去一担担清凌凌的河水。每逢星期天、节假日,人们都能看到这位武武墩墩、结结实实的人民警察,在湘江边上,一桶桶、一盆盆地洗衣、汰被,酷暑烈日,风刀雪剑,身上晒脱了几层皮,手脚裂了道道皲口,从不停歇、间断。早两年,橘子洲安装了自来水,结束了4000多名居民肩挑手提饮河水的历史。住在洲尾的214号的80岁老人周云甫因经济拮据,无钱安装自来水。陈宗荣拿出自己积攒的200元钱买了水表、水管和水龙头等材料,利用一个星期日,自带工具,在邻居和居委会干部的协助下,安装好了一切设备,接进了自来水。周云甫和老伴高兴得合不拢嘴,说:“做梦都没想到,快进土眼的人了,还能过上这样舒服的日子。真是搭帮陈户籍呀!”

    自从橘子洲安装自来水设备后,陈宗荣分外珍惜、爱护。熬过严冬的人,方知太阳的温暖;受过干渴的人,才懂清泉的甘甜。他无论走到洲头、洲中、洲尾,只要见到阀门龙头漏水,他就带着钳子给换个垫片;水表坏了,他就掏钱买个新的换上。30年来,他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住的房子,破烂陈旧,用的家具,东拼西凑,然而,他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却慷慨大方,共花去人民币4000多元。

    橘子洲是秀丽的,她给人们更多的是欢乐和幸福。但有时也给人带来烦恼与痛苦。由于地处湘江之中,地势低洼,年年涨水年年淹,一年涨几次水,洲上就要被淹几次,特殊年份,从2月开始,到10月结束,洪水涨了退,退了涨,往往复复,时间短的只几天,长则一月有余,给群众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为了做到有备无患,陈宗荣在岳麓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参与了洲上的水情调查,对水情进行预测,谁家的房子涨水时会封门,谁家的房子经水浸泡会倒塌,等等,他都装在心里,事先采取预防措施。

    涨水就要搬家,一年涨水的次数多了,搬来搬去,最令人烦恼。有些人反正是洞庭湖的麻雀,吓大了胆。通知搬家,无动于衷。

    这年夏天,湘江发大水。陈宗荣和居委会干部一道,把一户户居民转移出去。孕妇彭新梅因丈夫住医院,加之自己临产期已近,担心到了外面没有自己家里方便。所以高低不肯转移,陈宗荣和居委会干部都拿她没办法。

    已是深夜1点多钟了,陈宗荣拖着疲惫的双腿准备回家,但他没有回。他惦记着彭秀梅,不能因为她不听转移安排,就丢下不管呀!如果是自己的姐姐妹妹,是自己的妻子,会怎样去说服、会怎样去关心呢?陈宗荣心地宽广,办任何事总能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这样,对任何事都想得通,对任何人都能体贴、谅解。于是,陈宗荣租了一条小船,划到彭秀梅家。这时,洪水已封了彭家的门,彭秀梅腆着肚子,倚在窗口,焦急流泪,后悔不迭。看到靠近的小船,看到闪亮的金盾,她不禁哇地哭出声:“陈哥!你真是大好人!”陈宗荣扶她上船,送到安全地带,住的、吃的,逐一安排好,已是凌晨2点多钟了。不久,彭秀梅生下一个女孩,她逢人就说:“俺母女俩的生命都是陈户籍救的。他做了好事,他会长阳寿咧!”

    每年涨水时,陈宗荣总是首先把那些五保老人转移出去,妥当安置,人到哪里,他们的东西就带到哪里,水退了,人回来,东西完好无损地跟着回来。陈宗荣坚持这样做,是因为他理解、体察老人们的心。这些老人风里雨里劳作一辈子,从牙缝里积攒下来一点财产,看得像生命一样重要,如果不让跟着走,他们会吃不好,睡不安。如果丢失,他们会心疼不已。陈宗荣每次把老人们接回屋之前,都要把被水淹过的房屋整修一遍,一担一担挑走屋里一尺多深的淤泥,一个一个捉尽爬在墙面、屋顶的虫蚁,对整个房屋进行消毒处理,然后请老人们住进去,洁净、舒服,没有劫后重归之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