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节 (第3/5页)
有他坐镇,对于稳定军心和民心都有不小的帮助,皇上也是明白的,国人最关心的就是这个。” 我笑了笑道:“这是不是害怕朕驾崩在外啊?如果不是朕了解你,肯定会认为爱卿收了皇后的好处,才提出这个建议的。” “臣不敢。”宋献策可不希望自己的提议被崇祯皇帝认为是诅咒皇帝驾崩,那可是大逆不道的罪责,更不想让崇祯皇帝认为他介入到了皇位的纷争中去。 我让宋献策不必紧张,道:“爱卿的想法也是为了大明帝国好,爱卿不但是朕的心腹,更是一个国士,这次朕离京后就让慈煊监国吧!不过一切大事小情还得劳烦爱卿,朕把这个后院就托付给爱卿了。” 宋献策见崇祯皇帝如此交心,激动道:“皇上放心,微臣的才能虽然不如诸葛亮,但是也会做到鞠躬尽瘁,不负皇上的信任期盼之心。” “朕这次离京之前,在军队人事上会做出一些调整,拟调蒙古行省总督满桂担任京城卫戍司令,岳托暂时接替满桂的职务;曹文昭率军入驻湖广,袁崇焕率军入驻西北,卢象升那边就不动了,不知道爱卿还有补充没有?” 宋献策听完了崇祯皇帝的安排,知道这是崇祯皇帝为了稳定做出的调整,满桂虽然是蒙古人,但是对崇祯皇帝非常忠心,让满桂担任京城卫戍司令,兼顾河南河北,可谓万无一失;曹文昭入驻湖广,算是镇守在大明帝国的中心,西北有袁崇焕,西南有李定国,东方还有卢象升,这样的安排之下,就算崇祯皇帝三五年不回大明帝国的本土,大明帝国也是“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皇上这次肯定是要从海上走吧!微臣建议将海外的驻外将军也都轮换一遍,他们的任期早就到了,这个时候换一下,抵触情绪肯定最少。”宋献策可知道驻外将军们的油水有多足,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建议崇祯皇帝最好将驻外将军的轮换时间制成定制。 我点点头道:“爱卿说的极是,不过一时之间上哪去找那么多的将军呢?而且就算是找到了合适的人选,他们也不熟悉海外的情况啊!” “皇上可以突击晋升一批将军,算是文职将军吧!让那些年轻人去海外磨砺磨砺也好,可以让他们迅速的积累经验,这世界上可是还有两块大陆需要大明帝国去开发呢!”宋献策笑道。 我脑中闪过几个人选,道:“张煌言,左梦庚,马世龙等人都不错,皇家军事学院还有几个高材生,就选他们吧!希望他们能尽快的成长起来。” “这几个人都是青年才俊,缺少的就是一个机会和成长的时间,皇上给他们这个机会,可以预见大明帝国将来会是如何的人才鼎盛了。”宋献策高兴道。 第四二五章 【连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远征欧洲的计划现在就卡在武器装备制造上,工部和几个造船厂,热气球厂都快忙疯了,人人恨不得多出几只手来提高生产速度。 忙碌的工人们没有任何怨言,因为工作量关系到他们的“福利”,付出的多,流的汗水多,就意味着得到的报酬也多。 其实这个认知在大明帝国已经普及开了,老百姓认准了这个道理,只要肯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这股风潮从普通百姓身上席卷到大明帝国的上上下下,包括军工产业,这为大明帝国的对外扩张提供了最原始的动力。 我看完高弘图所写的工程进度报告,照这个建造速度,最快还得两个月才能成行,如何安排这两个月的时间成了我头疼的问题。 头疼的原因很简单,自从开办了大明皇家行政学院以来,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官员,而大部分的政务都可以交给以宋献策为首的行政官员,我这个皇帝早就脱离了整日批阅奏折的繁琐生活,充其量也就是抽查一下官员们是如何处理问题的,再就是批阅一下密折。 至于军事上就更不用说了,前有卢象升,袁崇焕这样的老臣老将,后有李定国张煌言这样的后起之秀,在忠君爱国思想的熏陶下,指哪打哪,如果没有仗打,我这个皇帝跟摆设没有两样,根本无用武之地。 “二虎,你去叫几个弟兄,咱们出去走走。”百无聊赖的我跟王二虎说了声,简单收拾一下就出宫了。 北京城的变化是明显的,是一种质量上的变化,很多公共设施都是仿造后世而建,走在街上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