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页 (第2/2页)
但是,这种东西又怎么禁的住呢?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依旧在私下传阅这些明面上不让阅读的书籍...这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毛思嘉并不觉得孙继东这个提议奇怪,实际上这个时候青年人、孩子之间传阅小说非常正常,大家都疯狂地寻找各种途径,弄来能看的小说——这和后世相反,后世大概是精神生活太充实了,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大家反而没有了那种劲头。 这个时候,如果谁的手上有几部好书,立刻能成为小伙伴中的红人! “当然可以!”毛思嘉大包大揽:“你自己来挑,想看什么看什么!” 第22章 这个时候孩子们之间传递各种书籍,特别是小说,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乱’!很多孩子的书一旦借出去,就很难收回来了。这就像是好学生的作业,借出去之后肯定会被转几道手的,严重一点儿,最后找不见了都有可能。 但借作业这种事,始终限制在一个班级,一般还是丢不了的。这个时候的小说就不一样了,大家谁都借,有的时候还不分大人孩子。中途被截个几次,怎么都找不着了的现象不在少数。 不过,即使有这样的问题,借书依旧非常活跃,很少有孩子敝帚自珍。 一个是,这些书大多不是这些孩子本人的,而是来自家长,或者来自社会上...不是自己的书,是很难有那种爱惜之情的。另一个,北京孩子也讲究一个面儿,好朋友来求借书,还能不借?张不了这个嘴嘛。 而且,别人找自己借书,自己也可以找别人借书,总体来看也不亏。 这倒是像现在的自行车铃了,一般来说,孩子是不会偷自行车的。偷了之后没法和家里人解释,就算是送废品收购站销赃,也是有风险的,这个时候可没有那大的地下市场。 但是自行车铃大家敢偷,事情没那么大,又好销赃。 如果哪个孩子的自行车铃被偷了,立刻就能去卸别人家的。等到别人家发现自己的自行车铃被偷了,一般也会选择再去卸一个——大家完成了一个另类‘内部循环’。 在这些孩子中,毛思嘉可能算是很敝帚自珍的那一个了...她的书几乎从不外借。 之所以这样,一个是这些都是她自己的书,分外爱惜。另一个,她不想给自己、给家里惹上麻烦。普通孩子那样随便流通书籍反而没事,因为每个人手上留的书并不多,也不是很重视的样子。她不同,她手上精心保存着不少书呢!要是真有上纲上线的,多少有些麻烦。 会和孙卫南这个不熟的孩子聊起自己的书籍,正是因为两人不熟!真要是熟悉,是一个圈子里的孩子,就免不了借书,免不了更多接触,甚至会导致毛思嘉的藏书情况泄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