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手工打铁(2) (第1/3页)
老手艺人都有自己的骄傲,彼时太平镇,林立着大大小小十多家铁匠铺,每天天没亮,镇上就响起一片打铁声。一到赶集日,不算宽的街道上总会摆满各式刀具农具。 如何在“刀客”江湖立足?周光兴觉得自己拼的就是质量,负责摆摊的叶秀华,能有底气扯着嗓子在集市上喊“周家刀包修,若有缺口不收钱”,后来又叫出“一钢二火三匠人”。 “绝对的好钢,最合适的火,还有用心的打刀人。”叶秀华记得,每天早上6点等她到赶场的地方时,摊位前早就排起长队,老乡们都等着买周家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被周家刀搅动起的一池春水,绝不仅仅在太平镇。2011年,成都人民中路,“楚家刀”老板楚华悬赏摆擂,要与各路菜刀k,在成都“菜刀界”掀起一场江湖传奇。 周光兴知道后,直接质疑楚家刀“作假”,并通过徒弟在网络隔空喊话,要与楚家刀一决高下。 “最后没比起来,楚家刀不接招。”回忆这一段,周光兴还是有点遗憾,“真应该比一下,同行不存在生嫉,相互切磋切磋嘛。” 尽管这场“刀客”江湖的对决激起关注甚多,但仍未能阻挡打铁手艺的式微。从2000年开始,太平镇的铁匠逐渐关门转行,整个成都的铁匠铺也在慢慢减少。 周光兴也有点心焦,因为徒弟越来越少。 提只公鸡,拜个师傅,周光兴徒弟最多时,有十多个。受不了苦的,离开了,觉得没前途的,也走了,最终来来去去几十个,长留在身边的,只剩下5个徒弟。 今年42岁的文德勇跟着周光兴打了22年的铁,从一个愣青头到成家为人父,他清楚记得,自己只比大师兄宋老四晚拜师一天,结果就做了一辈子的二师兄。 十几年来,这几个师兄弟和师傅一起,几乎每天都忙碌在打铁铺,从天蒙蒙亮的四五点,干到晚上七八点。因为都不爱说话,很多时候,整个铁铺除了叮当的打铁声,只剩下一片静谧。 “师傅会骂我们,特别是做不好时。”尽管年纪相差不大,但文德勇对周光兴始终心存敬畏。这个没读过多少书的铁匠始终记得,周光兴曾经委托别的铺子帮着打了一批刀具,但就算自己亲自守着完成,可最后效果还是不行。 “一百多把刀,都存在一些制作上的问题。”顿了顿,文德勇叹道,“师傅气得心口痛,但绝对不能卖次品,最后他自己担下损失。” 2013年,周光兴研究出5铬钢菜刀,在还原菜刀前面切菜后面宰骨的功能分区外,还确保使用寿命更长,不过因为比市面售价更高,销售惨淡,堆了4000多把没卖出去。 “总是相信困难都是暂时的。”周光兴的想法很朴实,一时卖不出去就慢慢卖,好东西不怕没市场。 渐渐地,周家刀走出了太平镇。有顾客在买了一把刀后,将家里的所有刀都换成了周家出品,还有一位新西兰的游客,带着图纸慕名而来,委托周光兴打出一模一样的刀,乘兴而归。 去年,周家刀线上线下销量接近8万把。周光兴很高兴,他总是忍不住想,那些印着他名字的各种刀具,进入千家万户,参与着家家户户那些琐碎温暖的日常生活。 2007年前后,周光兴的儿子周浩无意间发现,家里一些老刀具,在被磨后会出现类似云样的花纹,煞是好看。家中的老人周廷断定,这是古时的手艺,“我们就想做出来。” 多方查阅后,周光兴父子发现,这是需要反复锻打的千层钢,在国外被称作大马士革钢。 “如何还原出这些花纹?就从反复锻打开始。”周光兴开始尝试,最开始的确出现了纹路,但都是直的,那就再重新筛选材料,一点点改变捶打的落点、力度以及折叠方式。每次有了新发现,周光兴就在墙上做下记号。 2015年,他们终于掌握这种传统技法。而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努力,也一直在进行中。今年,他们的坚持得到回报。眼下,将周家刀纳入天府新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作已基本完成。 如今,镇上的人都笑称周光兴为太平镇“刀王”,周光兴笑笑,“就是个打铁匠。” 刀具冰冷,可人心温暖。 周光兴珍惜自己的手艺,他记得,柏河镇一位80多岁的老人,拉着儿子媳妇的手,指着周家刀说,“他们家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