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的梦_番外篇 余晟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番外篇 余晟茗 (第1/3页)

    那一年,他一路北上,离开了生活十二年的y市,只为了在她看不到的角落,独自愈合她给的伤口。

    仿佛是天注定,父母的公司那年在上海拓展业务,他们借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得以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买了房。他不再是小学时每个老师都捧着的天之骄子,在人生地不熟的上海,一切都得重新拼搏。偶尔他也会记起她,那个始终不属于他的她。y市是座记忆中的伤城,她的身影已然远了,孑然一身的孤影渐渐拉长,不知余生能够许谁半世轻狂。爱情本是一场虚妄,但是每个人一生中都应该至少经历一次爱情,因为爱,可以重塑一个人的心智。

    即使过去多么不堪回首,生活依然要过下去的。晟茗刚来上海读初中那会儿,成绩只勉强在年段十到二十名徘徊,这让领先别人惯了的晟茗很是苦恼,也一下子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激烈。他只好用接连好几个月的挑灯夜读来试图追赶,可是没想到他不但原地踏步,还让鼻梁上的镜片更厚了。

    晟茗的忧心如焚被他的父亲余晨磊看在眼里。知子莫若父。晨磊完全能够理解晟茗,甚至庆幸儿子能够经历这样一个瓶颈期,毕竟没有对手比周围都是对手要更可怕,晟茗年纪尚小,还没有足够的阅历立于没有对手的强者之境,那还不如让他多磨练磨练。对于这些,余晨磊是过来人,作为77级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在那个年代吃香的很,毕业后国家分配他去了工厂当机械工程师。他在厂里认识了纺织工人卢雅琴——也就是晟茗的妈妈。那时候的人真单纯啊,牵个手就能一起生活一辈子。

    婚后的生活顺风顺水,一年后晟茗降生了。一家人欢喜之余,生活又增加了一笔不小的开支,一年到头下来并没有存多少钱,即使晨磊和雅琴加班加点的工作,两个人的工资也只是刚好够花,晨磊凝视着嗷嗷待哺的小生命,开始动起脑筋来。恰好逢上改革开放,晨磊看着周围的人一个个辞职下海,也开始谋划着办一家制造大型机械的公司。他跟家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可没想到遭到了父母和岳父岳母的强烈反对,晨磊不甘心地提出举手表决,家里只有妻子卢雅琴支持他,尽管只有一票,晨磊还是决定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

    90年代的中国,大部分机械设备都只能依靠进口,余晨磊眼睁睁地看着工厂每年在购进设备方面都要投入一大笔钱,想着自己把这些年与机器打交道的经验利用起来,造国产的机械设备。乘着改革开放的顺风车,晨磊很快就把企业越办越大,大部分商人在这个节骨眼上都会被大笔的钞票迷了双眼,而晨磊并没有盲目扩张。他常跟下属说,自己是商人,是一介儒商。常言道,“无奸不商”,那实际上是“无尖不商”的误传,形容的是贩售米的商店给顾客打的米一般都冒尖,晨磊愿意当那样的“尖商”,把更多的实惠让给经销商和订购设备的工厂。经营企业是一门学问,要不偏不倚、掌握火候,有点像老一辈人崇尚的中庸之道。

    企业一天天壮大,儿子晟茗也渐渐长大。晨磊欣慰的发现,所向披靡的晟茗终于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坎,好事啊,这小子正需要成长!一次晨磊下班归来,雅琴正在厨房做饭,父子俩靠在沙发上闲聊,“你觉得爸爸开公司是为了什么?”晟茗条件反射的回答,“是为了赚钱,给我和妈妈好的生活条件。”晨磊笑而不语。晟茗纳闷,“难道不是因为这个吗?”晨磊摸摸晟茗的头,“儿子啊,你只答对了一半。钱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商业化是传播产品的途径,与其说是开公司,不如说是用商业构筑自己的思想王国。”晟茗似懂非懂,晨磊摆摆手,“罢了,你将来会懂的。最近你在读些什么书?”

    晟茗低下头想了想,“父亲,我近来发现曾国藩的传记是相当有内容的,人生每一个转折都是拓宽格局的机会,看似是放弃实则自我升华,因为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