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4页 (第1/2页)
宋芳芳不动心,不代表其他的女知青不动心。下地种田对于城里的姑娘来说,确实太苦了,若是能换成在教室里当老师的工作,那不知道要轻松多少倍。 宋芳芳自己不会再走这条路,她心地不坏,自然也不想其他的女知青走了她的老路,然后被困在乡下半辈子。 可是宋芳芳虽然知道1977年会恢复高考,可是现在仍毫无类似的消息传播,就算她说出去了,也不会有人相信。 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再加上看不惯生产大队的大队长仗着手里的那一点权力,纵容儿子刘建军用推荐名额来谋取婚姻,以求达到娶到一个城里姑娘的目的。宋芳芳在去县城的时候,就往知青办投递了一封匿名举报信。举报刘家村生产大队的大队长,用手里的教师考试名额,换取女知青嫁给他的儿子刘建军。 宋芳芳不算是一个多么有正义感的人,她十分的明白现实的残酷。所以上一世在回城无望,也没有机会去县城里当工人的情况下,她选择了嫁给刘建军,然后成为一个乡中学的老师。至少对于无法预知未来的宋芳芳来说,那对她来说是一个合适的选择。相比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田,去当中学老师至少让她所受过的教育显得有价值和有意义。 宋芳芳不是一个有浪漫情怀的人,上一世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也完全是从理性角度考量的。她最初对刘建既没有好感,也没有恶感。和刘建军结婚之后,虽然没有很深的感情,她也是把刘建军当成亲人看待的。 但是刘建军自己不上进,又企图阻止她上进的行为,真是让她厌恶透了。让她对大队长和刘建军绝无一点好感。 宋芳芳既不希望刘建军的打算得逞,也希望其他和她处境相同的女知青将来能顺利回城,所以才投递了那封匿名信。 那封匿名信能发挥多大作用不好说,但是宋芳芳知道,一旦有人来调查这件事,那么无论刘大队长会不会受处罚,他都不会再敢用这份推荐名额给他的儿子换来一个儿媳妇了。 事实正如宋芳芳所料。 知青办还是很重视那封匿名信的,若是匿名信的内容属实,那刘大队长就坐实了以权谋私,以及迫害知青等罪名。所以知青办和县政府还专门派了一队人来刘家村调查此事。 结果发现确实有这样的苗头,刘大队长放出了有推荐名额的消息,刘建军拿着这个推荐名额,经常在女知青身边打转,似乎还真有一个女知青和刘建军走得挺近的。 不过此事并没有切实的证据,因为刘建军并没有和那个女知青恋爱或者结婚,刘大队长不见兔子不撒鹰,在儿子还没有和女知青确定关系的情况下,也还没有确定要把推荐名额给那个女知青。 在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