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少女脱贫记_第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节 (第3/3页)

。”顿了顿,又认真的道,“医学不比其它行业,不提什么救死扶伤的,每次出事故,都涉及人命与健康。我得看他成绩和水平,才能做推荐。不介意吧?”

    “不介意、不介意。”苏妙云赶紧握住了张意驰的手,用力的上下摇晃,“能多跟他说两句学业上的事已经非常感谢了,打铁还得自身硬,我们不主张走后门。”

    龙向梅笑嘻嘻的道:“那他家的腊肉是得拿出来两块炒冬笋吃。”

    “你也少吃点,吃多了容易高血压。”苏妙云叮嘱。

    “知道。”龙向梅道,“我妈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被医生护士灌了满脑袋养生经,要不是她在家我走不开,我都能去当月嫂伺候月子婆了。”

    苏妙云笑了笑,没跟她逗嘴皮子。而是伸手替她理了理额角的碎发,轻声道:“明年夏天的时候,去把毕业证拿了。试试考公务员,再不济考个编制。一生不愁。”

    “再看吧。”龙向梅并没有应下。在乡下人看来,公务员待遇是不错。可基层公务员,哪个不是天天扎根在村里,尽照顾别人家的老弱病残去了。如果龙满妹健康,她倒无所谓。再怎么说,比做农民强百倍。可惜她没办法抛下亲妈去吃国家粮。

    大多数时候,升斗小民是如此的无奈。宛如困兽般,永远走不出囚笼。明明看起来,离跃升只有临门一脚。可那临门一脚放在现实,却又是十万八千里的距离。贫困到了一定的地步,连多养只鸡都是奢望。脱贫致富,鲤鱼跃龙门?谈何容易!

    苏妙云每周都要进村好几次,查访贫苦户、听取村民意见、问问村民有没有困难、教他们遇到困难时如何上报。此外还有镇政府内诸如党纪建设等工作,可谓是忙的不可开交。跟龙向梅说了几句,想着还得亲自去看看龙满妹的康复情况,扔下了一句:“有事打我电话。”抬腿就走。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张意驰感叹:“基层好忙啊。”

    “嗯呐,他们也挺不容易的。去年我们村水渠不好,他们驻村干部为了修水渠,硬生生在村里住了半年,连周末都不给回家。”龙向梅继续蹲着边洗菜边八卦,“村里可不好住。我妈爱干净,你住我家还算凑活。但村里嘛,大家一天天累的要死,除了我妈那有洁癖的,谁愿意天天收拾啊。几个年轻点的干部住的直骂娘,那也没办法。水渠修不好,他们就得呆着。现在修好了,他们可算解脱了。”

    张意驰蹲在了龙向梅旁边,问:“你好像很不喜欢村里。”

    龙向梅洗菜的手顿了顿,良久,她低声道:“没有人喜欢的。”

    “那……如果你能方便照顾妈妈,你愿意出去打工吗?”

    龙向梅望向张意驰:“你家缺保姆?”

    张意驰干笑,这么敏锐的吗?

    “提醒一下,少爷,你离家出走中。”龙向梅笑着把洗干净的香菜收拾好,“等你什么时候不想跟家里死磕了,再打我电话。”

    张意驰:“……”

    第15章 做个蝴蝶结送给你      农村的日子,……

    农村的日子,多半无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很难有什么显著的变化。在这里生活的人,甚至都是麻木的。龙向梅在村里过了20年,并没感受过什么乡情与乡愁。

    男孩是树,女孩是萍。树扎根在乡土,萍随波逐流,不知飘去何方。万事万物相对,因此龙向梅对家乡与家族,有毫不掩饰的漠然。

    万事万物相对,每一个孩子落地,都是一张白纸。所有人把她当外人,那她永远都只可能是外人。

    溪水洗干净了蔬菜,龙向梅再次挑起了担子,张意驰自觉的跟在了后面。他刚在乡下住了没两天,一切都是陌生的、新奇的。换做以往,他可能比龙向梅更漠然。网络时代,不可能真的对乡村一无所知。他以前不知道,只因不想知道。现在想知道,则因他在思考,在想方设法的试图抓住渔网的一角,然后把整张渔网拖到小姑娘面前。

    20岁,真的太小了!传说中的00后,在张意驰眼里都是小屁孩。而眼前的小屁孩,挑着沉重担子,沿着漫长的路往外走。菜市场在镇上,村里没有定点的班车,能否遇到交通工具全靠运气。如果运气不好,龙向梅得挑着担子走足足两公里,才能挑到菜市场。

    为什么不买交通工具?哪怕是辆三轮车都好。张意驰想着浴室外,那个原该放着洗衣机的空地,没有问出口。龙向梅家,有很多电器使用过的痕迹。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电瓶车、小三轮车……现在统统找不见。猪圈空空,鸭舍衰败。除了电灯手机电饭煲电热毯,整个龙家,再无丝毫现代的痕迹。

    张意驰曾听过很多次倾家荡产去治病的故事,故事的结局里,大半都是人财两失。龙满妹能康复出院,已经是天大的幸事。可真当他站在了龙家的屋檐下,才真正认识到什么是家徒四壁,什么叫难以翻身。

    龙向梅的运气很一般,出了村口,没遇到三轮车。来往呼啸的汽车,不可能为了个挑担的女孩停留。她脸上闪过了一丝郁闷,又很快挑起担子,继续向前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