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8节 (第2/4页)
如今躺在一张花了二十多万从杭州搬来的奢华大床上,蔡大美连小小忆苦思甜一下都不愿意。 蔡言芝走到女人面前,轻轻喊了一声:“妈。” 女人擦了擦眼睛,柔声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蔡言芝跟那位不辞辛苦赶来芹川的县领导象征性握了一下手,迅速抽回。另一只手,始终被色胆包天豪气干云的某人给紧紧握着。如果不是太多人在场,按照常理,早就被她掀翻在地,再加踩上几脚,把第三条腿给折断了。有个少年站在蔡大美身边,十五六岁,穿着时尚,左边耳朵上穿了耳钉,烧钱指数跟沪杭一线保持相同步调,眉眼间俱是优越感,模样不差,气质不俗,小帅哥一枚,放在学校,就是校草了。他就是蔡枪的弟弟,蔡冲,目前就读于淳一中,跟哥哥一样,成绩优秀,他痴痴望着很少有机会碰面的姐姐蔡言芝,亲热喊了一声姐,略带撒娇意味。只是瞥到碍眼的赵甲第,余光中充满阴暗色彩。 蔡言芝微笑点了下头。 回到家里进了屋子,院子外有三部车,两辆蔡大美的奔驰,剩下一辆是蔡冲玩耍的小宝马,因为没有驾照,不敢开太远,但去千岛湖镇上肯定没问题。蔡言芝说了句午饭简单点,别请外人了。那位县领导自动过滤,显然觉得他应该不是外人,蔡大美却琢磨出意思,可他这些年风光终究开阔了视野和城府,立即偷偷给儿子蔡枪说了一下,县领导一听说蔡秘书要跟他下达“上级指示”,马上收敛笑意,很严肃地接过蔡大美手机,主动留在院中,挂掉电话后,心情愉悦地主动要求回镇上,说是手头有点工作,就不打扰了。蔡大美笑脸送到门口,县领导坚持别送,蔡大美等领导和村里干部离开后,立即小跑回屋子。 蔡姨的玛莎拉蒂和赵甲第的宾利已经请人开到院子里,韩道德和魏锋田图婓三个自动消失,芹川每天都有外来旅游人士,不愁找不到吃饭住宿的地方。蔡冲瞄了一眼宾利的牌照,皱了皱眉头,对上姐姐蔡言芝,又是一副温良恭俭让的乖巧懂事模样。午饭是蔡言芝母亲下厨,做了一桌丰盛家常菜。几样新鲜时蔬都是她自己种的,蔡大美还特地让村里会下套子的人送来刚捕获的一头土黄麑,加上野猪肉,以及几种只有乡下才有肥嫩鱼类,一张大八仙桌饭桌上,蔡大美让出主座给女儿,蔡冲主动坐在蔡言芝旁边,忙着给姐姐夹菜,只是她没怎么动筷子,只是喝了点自家酿的杨梅酒。 只有赵甲第一个是外人,蔡姨也没怎么介绍,更别提是给他夹。赵甲第的端碗的手有点抖,被蔡姨捏的,不愧是能拉开牛角弓的女王,可怜的小八两,埋头吃饭,说好吃好吃,蔡姨的母亲吃不准他的身份,但热情好客,不停夹菜。赵甲第不客气,含糊不清想套近乎,刚喊了一个妈字,桌下就吃了狠狠一踹,赵甲第面不改色,识趣改口为阿姨,说这有房间吗,我没地儿睡。女人笑道有的有的,说话的时候看了一眼女儿蔡言芝,喝酒的蔡言芝没有反对。 饭桌上蔡大美一言不发,只顾着笑了。 死跑龙套的赵甲第不合规矩地成了主角。 蔡冲数次想插话,都无果,一来是姐姐蔡言芝性质平平,二来是那个蹭吃蹭喝还蹭睡的外人太不要脸皮,总是抢话抢风头。这让县淳一中头号校草一肚子火大。 吃完饭,蔡言芝说要出去走走,赵甲第跟上,蔡冲说带路,被她拒绝。 蔡姨走在前面,赵甲第叼烟跟在后头,她指了指一个方向,“刚才我们经过的村头廊桥,叫进德桥,不过小时候那会儿我们都喊进浇桥,或者进娇桥,横匾‘德业流芳’,是祖上传下来的,至于墙壁上原先到底有没有南宋陆游那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不是真的在文革被破坏了,不清楚,起码我就不知道有老人提起过。看到村脚那边的大樟树没,那是风水树,村子长辈都说我们村风水是极好的,等下我带你爬到山顶,你还能看到我们村子沿河构成一个‘王’字。据说村子始祖是宋末元初的儒士,姓王名瑛,族谱上确实有记载,我们姓蔡的,是小姓,外来人家,以前都是没底气的,现在不一样了,谁有钱谁就是大爷,呵。” 两人沿河散步,很多的指指点点。赵甲第乐了,道:“进娇桥,哈哈,挺好,你一走进去,就名副其实了。我看到墙壁上的‘农业学大寨’了,以前我去过的一个地方,也差不多这种风格,只不过比芹川穷多了。” 黄昏中。 村子一片宁静祥和。青石板路,拱桥如月,小溪清澈,游鱼惬意。 娴静古典的蔡姨走到一座桥上,靠着,笑道:“你觉得这河有多宽?” 今天的蔡姨,不太女王。 赵甲第目测了一下,“最少也有四五米吧。” 蔡姨转过身,趴在桥栏上,曲线曼妙。她到家后换了一双母亲亲手缝制的老式布鞋,纤巧舒适。她不计较赵甲第不规矩的视线,笑道:“你肯定不知道我们这边到了冬天,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喜欢提一个小竹笼,里面是铁皮,然后放一些烧红的竹炭,双手提着就会很暖和,我小时候也喜欢拿着它走来走去。那你信不信,有人能跨过这条河?” 赵甲第再次看了下距离,惊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