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秋公羊传注疏_桓公卷五起七年尽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桓公卷五起七年尽十八年 (第5/10页)

亡矣。然则曷为不言忽之出奔?言忽为君之微也。祭仲存则存矣,祭仲亡则亡矣”者是。注“祭仲探宋庄公本弑君而立”者。在桓二年。

    从其言,则君可以生易死,国可以存易亡,少辽缓之。(宋当从突求赂,郑守正不与,则突外乖于宋,内不行于臣下,辽假缓之。)

    [疏]“君可以生易死”解云:谓易去死也。“国可以存易亡”解云:易去亡也。

    则突可故出,而忽可故反,是不可得则病,(使突有贤才,是计不可得行,则己病逐君之罪。)

    [疏]“则突可故出”解云:突可以此之故出之也。“而忽可故反”解云:言忽可以此之故而反之也。“是不可得则病”解云:言己终能出突而反忽,则为权之成;若不能如是,乃为其病矣。

    然后有郑国。(己虽病逐君之罪,讨出突,然后能保有郑国,犹愈于国之亡。)

    [疏]“然后有郑国”解云:言突有贤才,己计不行,虽然,仍须勉力讨之。令忽有国虽费功力,犹愈于国之亡也。

    古人之有权者,祭仲之权是也。(古人,谓伊尹也。汤孙大甲骄蹇乱德,诸侯有叛志,伊尹放之桐宫,令自思过,三年而复成汤之道。前虽有逐君之负,后有安天下之功,犹祭仲逐君存郑之权是也。大,音泰。)

    [疏]注“古人”至“之道”解云:出书序。长义云“若令臣子得行,则闭君臣之道,启篡弑之路”解云:权之设,所以扶危济溺,舍死亡无所设也。若使君父临溺河井,宁不执其发乎?是其义也。

    权者何?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权之所设,舍死亡无所设。(设,施也。舍,置也。如置死亡之事不得施。)

    [疏]“权者何”解云:欲言正,逐君立庶;欲言不正,今又言权,故执不知问

    。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身蒙逐君之恶,以存郑是也。)不害人以行权。(己纳突,不害忽是也。)杀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为也。(祭仲死则忽死,忽死则郑亡。生者,乃所以生忽存郑,非苟杀忽以自生,亡郑以自存。反覆道此者,皆所以解上死亡不施于己。宋不称公者,胁郑之篡,首恶当诛,非伯执也。祭仲不称行人者,时不衔君命出使,但往省留耳。执例时,此月者,为突归郑夺正,郑伯出奔。覆,芳服反。使,所吏反。)

    [疏]注“皆所”至“于己”解云:言上辟死辟亡,皆为忽故也。注“宋不”至“执也”解云:决成十五年“晋侯执曹伯归于京师”称爵也。即僖四年传云“称侯而执者,伯讨也。称人而执者,非伯讨”是也。注“祭仲”至“留耳”解云:决定六年“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犁”之属称行人也。注“执例时”者。解云:即祁犁言秋是也。而僖十九年六月“己酉,邾娄人执曾阝子用之”而书日者,彼注云“日者,鲁不能防正其女,以至于此,明当痛其女祸而自责之”然则凡执例时,而在日月下者,皆当文有解。

    突归于郑。突何以名?(据忽复归于郑,俱祭仲所纳,系国称世子,不但名也。)

    [疏]注“据忽”至“名也”解云:即十五年“郑世子忽复归于郑”是。

    挈乎祭仲也。(挈,犹提挈也。突当国,本常言郑突,欲明祭仲从宋人命,提挈而纳之,故上系于祭仲。不系国者,使与外纳同也。时祭仲势可杀突,以除忽害而立之者,忽内未能怀保其民,外未能结款诸侯,如杀之,则宋军强乘其弱,灭郑不可救,故少辽缓之。挈,苦结反,提挈也。)

    [疏]注“欲明”至“同也”解云:言与外纳同者,即系祭仲言于郑是也。言似僖二十五年“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文十四年“晋人纳接暧谯ヂΑ敝属是也。

    其言归何?(据小白言入。)

    [疏]注“据小白言入”解云:即庄九年“齐小白入于齐”是也。

    顺祭仲也。(顺其计策,与使行权,故使无恶。)

    [疏]注“顺其”至“无恶”解云:下十五年传例云“归者出入无恶”故言此。

    郑忽出奔卫。忽何以名?(据宋子既葬称子。)

    [疏]注“据宋”至“称子”解云:僖九年三月“宋公御说卒”“夏,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巳下。“盟于葵丘”是也。若然,案彼经文,宋公御说三月卒,夏则公会宋子于葵丘,计应未葬,故注云“宋未葬不称子某者,出会诸侯,非居尸柩前,故不名也”此云“宋子既葬称子者,谓以其非居尸柩之前,故作已葬之称。而单言子,况此郑忽之父,久巳葬讫而反名,故难之。

    春秋伯子男一也,辞无所贬。(春秋改周之文,从殷之质,合伯子男为一,一辞无所贬,皆从子,夷狄进爵称子是也。忽称子,则与春秋改伯从子辞同,于成君无所贬损,故名也。名者,缘君薨有降既葬名义也,此非罪贬也。君子不夺人之亲,故使不离子行也。王者起所以必改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