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知行合一才是真担当 (第2/13页)
亲也不放在眼里。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召见她,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会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了吧。” 公元前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军,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可。”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覆没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担当必须有真本领,不能在纸面上谈论打仗。发扬担当精神,须有真本事硬功夫。 ★在放眼全局、顺应大势中大显身手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事关全局和整体,需要有所担当。只有放眼全局,我们才能见则远,闻则彰,辨则明;只有把握全局,我们才能顺应大势,抓住要害,善于取舍。 当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缓解了陕北压力,拉开了战略反攻序幕,担当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全局;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支持和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担当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全局。在近代中国,“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的言论广为流传。湖南人杨度曾写过一首《湖南少年歌》:“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诸君诸君慎如此,莫言事急空流涕。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究其原因,正是湖湘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造就了一大批为世人称道的著名人物。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正面临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三大历史任务。我们要担当全局,就要时刻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以振兴中华为职责,坚持从高处着眼、从远处着眼、从大处着眼,善于从国内外宏观形势和全党工作大局去思考、审视和谋划,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能够跳出一时一事、一地一己的局限,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把当下工作、阶段工作、局部工作、区域工作,放置到发展大局中系统谋划和推进。一要牢记责任,牢记使命。经常拷问自己“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点什么?将来给党和人民留点什么?”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抓好贯彻落实工作。二要抢抓机遇,抢占先机。以深化改革为契机,破除旧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盘活、最大凝聚各方力量。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胸怀百年的气魄,紧贴工作现实,遵循规律、把握机遇、开拓进取、尽责担当,为当前发展抢占先机,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三要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发展关键期,尤须用关键行动,成就关键作为。始终以发展大局为重,以群众利益为重,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困难不断攻坚克难,担当中见责任、履责任尽担当,在突破瓶颈、克服困难、开创局面上下功夫、求实效。四要担责履责,尽职尽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更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具体的工作中勇于担当、尽职尽责。要牢固树立“无为就是过、无所事事就是阻力、丧失机遇就是犯罪”的思想,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拿出拼命的精神和劲头,担责履责,尽职尽责。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切实担负应尽责任,全心全意履行职责。唯有如此,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勤练苦练科学决策功 所谓科学决策是指决策者凭借科学思维,利用科学手段和科学技术所进行的决策。作为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