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宇宁文集_想我所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想我所想 (第2/2页)

的人,才会有切实的感悟和体会。在他们中心会有那么一种尺度,让他们懂得感恩、理解幸福。只是在这个看似陌生的世界里,有太多人辛劳的背后总是挂着一张麻木的脸,不知道是寻梦的路上过于疲惫,还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让他们无法承受,换言之就是现实过于悲催。总之,他们就用那种不慌不忙、不快不慢的旋律,得过且过的过着他们的生活。谈不上享受,但就用这种模式,走完一生。

    学会接受理想和现实的距离,是我们面对社会一种必备的技能。理想和现实就像两座海拔很高的高山,一座长年覆盖着积雪,另一座却始终生机盎然。他们相差多远就不用我过多的修饰,也许除了距离外可能还有落差,谁好谁坏,我想身临其境的人才最有资格去回答。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资本,它们的差距的确令我们有些无法适应。就像许多人一样,我们总是时时刻刻活在自己的“挣扎”中。并不是说我们过于作茧自缚,只是当我们从一种模式的环境走到另一种模式的环境里,即使经验老成、心智再好,也会在短暂的时间里有些许的不知所措。比如把一个习惯了在高压力的社会环境奋斗工作的人一下子调配到一个交通闭塞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一天、两天,也许会感到新奇。可时间一久,那种“衣沾不足惜”的生活不是每个人都会接受并喜欢的。日复一日的生活,我们自然而然会无聊的抓狂,因为我们习惯了那种高节奏、高效率的都市生活。反之,易如此。也许是我们适应并青睐最初的那种生活模式,觉得那种生活更能章显出自己的价值。再拿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吧:工作时总希望放长假,可以痛痛快快的睡觉、吃喝玩乐。可是一旦给你一个漫长的无薪长假,迫于生计的压力,又猴急、猴急的想着去工作。生活的压力使你你无法长时间放纵在一种安逸环境里,因为我们懂得,有一些责任或是义务需要人们去担当,需要我们去担当。

    至于人,总有些许的角色让我们看上去不太舒服“有的人呆的像个石头,有的人笨的像快木头。更悲哀的是,有些人是石刻的雕像,有些人是木制的人偶。”他们过他们的生活,如果有缘,我去他们的世界里走上那么一遭,去感知他们的幸福、感悟他们的快乐。偶尔可以跨越一下权限去抚慰、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看着他们好好的自己就会真的很满足、很开心。如果无缘,我就像看电视剧一样,一些情节错过了就错过了,没必要再来回的重播。因为在生命中,也会有那么一些人让自己知道:“自己活着,自己为什么活着!”所以,在我的世界里,我要为了他们和自己更好的活着!这我想,对于平凡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就够了。

    写于8月25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