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49章 (第2/2页)
意了。 周不疑转身,拿起一张签纸,贴住了作者的名字,然后才将文章递了过来。 刘协扫了文章一眼,便觉得字迹有些眼熟,应该是一个熟人。他也没多想,随即读起了文章。 文章的名字很直白——《宽严皆误论》,内容也很实在,虽然时间跨度极广,从战国说到当下,立论却非常朴实,紧紧围绕文章标题。 文章论述了有史记载以来的政策得失,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施政当宽严相济,综合考虑不同人群的利益,既要保证公平,也不能罔顾效率。如果一味偏颇,哪怕初心是好的,最后也很难落到实处,更别说取得理想的结果。 文章说理透彻,但最精采的却不是说理,而是举证。 这篇文章用近一半的篇幅介绍了一个社会调查,针对经济情况,将数千户分成三类,衣食无忧的富户,满足温饱的中等家庭,以及温饱得不到保证的贫民,分析了他们的人才培养的动力、成果。 最终的结论是,温饱得不到保证的贫民情况最差。 在生存还是问题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能够挤出原本就不多的口粮去供养子弟读书,子弟不能读书,就无法得到更好的机会,别说做官,就连进工坊做工都做不了收入更高的技术工种。 但是他们想改善生活的动力很强,只要给他们一点机会,他们就能付出全部的努力。 对这样的家庭来说,少量投入,就能产生极大的收益,应该成为重点扶助的对象。 温饱能够满足的家庭最理想,不仅有一定的基础,而且有足够的动力,不需要额外的投入,只要朝廷有合适的政策,提供足够的上升空间,他们就会付出足够的热情和努力。 衣食无忧的富户最难出人才。 虽然条件最好,但动力却最弱。因为衣食无忧,有的人更是不愁仕途,读不读书,读得好不好,都不重要。除非有更高的信念,并且有极强的自律,否则在他们身上投入多少资源都是浪费。 因此,朝廷应该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前两类家族,适当压制条件最好的家族,才能取得最大的收益。 适当压制条件最好的家族,并不是为了打压而打压,而是给他们一定压力,才能促进他们修身养心,进而成才。 这也应了孟子那句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点压力也没有的人,是很难成才的,大概率会成为纨绔或者败家子。 因为有具体的数据支持,这个原本是老生常谈的结论也变得丰满起来,让人很难不信服,也很难反对。 毕竟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家族花了大量钱粮,最后却养出一堆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