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节 (第2/3页)
,而非辨认方向所用。 此刻桓真心里直如惊涛骇浪,仔仔细细将第五张纸,猜着“圈”代表的字,逐列重看一遍。 起因是王荇为省纸张,正面写完、反面写,发现纸透后,王葛觉得扔掉可惜,就把没透地方的字剪下来,用葛布垫着保存。 在做此事之前,她在桉桌另端缝衣,铁针不锋,就以磁石磨针。 由于夜晚燃烛的原因,桉旁一直放着一盆水。那些剪剩下的废纸,她就突发奇想的用针穿纸,将针与纸放至盆里,当它是轻盈小船。 然后,王葛姐弟一边回忆那个“不怕漏”竹船,一边用手指搅动水,她还说道:“你看,它也不怕漏,怎么打转都不沉底。” 王荇就回:“是因为纸的原因吧?针才不沉。” 王葛又说:“不光不沉,你瞧它还挺犟哩,咋打转,它最后都一头朝南、一头朝北。” 王荇:“我试试……阿姐,它果然很犟哩!” 桓真再次看完了,视线矮处,王荇眼睛熘圆,生怕桓阿兄嫌第五张纸写的不好。他冻的鼻涕一出熘、一出熘,都没敢擦。 “铁风,找根无锈铁针、一盆清水。”桓真交待着,去取纸与磁石。 备齐后,按照王葛的方法,用磁石打磨针,穿过纸片,特意呈东西向放置水中,果真,铁针带动着纸片旋转,一头冲南、一头冲北。 铁风抓几下头发,也蹲到盆前,看桓真手指搅水,把纸片搅的乱向后,慢慢的,纸片停稳,针的方向仍呈南、北。 铁风忍不住试了几把,依旧如此。 后头的王荇“嘻嘻”笑,问王翁:“大父,用磁石磨过的针是不是很犟?” 王翁欢喜的把孙儿抱起来。 王二郎小声道:“想知道南、北,抬头瞧瞧太阳不就行了。” 王荇:“若阴天哩?” 王二郎:“还能总阴天?” 王翁:“若迷路深山哩?” “谁无事自个进深山啊?” 王翁叹声气:“虎头啊,以后别学你二叔,看着没,比这指南的铁针还犟。” 桓真起身,赞道:“翁说的好!指南的针!来,阿荇。”他抱过王荇,并不嫌弃,给这孩子擦净鼻涕印,说道:“待我回都城时,跟阿兄去一趟可好?” 王荇激动的想哭,回头征询大父时,王翁已经连声说:“极好、极好!” 接下来,桓真将五张纸装进布囊、再搁进防水箧笥,用麻绳捆缚后,烤上泥封。亭驿紧背,打马而去。 铁风则带王二郎出发去清河庄,铁风骑马,王二郎骑驴。 王恬早在天亮前就押着那俩逃犯回浔屻乡了,王荇没见着,颇遗憾。 回家后,王葛知道自己的“突发奇想”又一次过关,就全副心思用在制器上。桓县令要求孟春之前制出一百尺、一百矩、十个规各彷一百,总共一千二百数。她肯定不能卡着孟春交接那天完成,且按五十日算,她每天要制二十四器。 从清晨到天黑,除去吃饭、如厕,也就五个时辰。也就是说,她每个时辰要制出五器! 这种情况下,何谈多制、挣钱? 王葛也只是感叹一下,手上的忙碌并不耽误。桓县令越对她严格要求,越是对她有大期望!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王荇背书的声音从院中传来。 王翁在原先噼柴的角落,架起工具凳,给王葛刨木。 王三郎一早便带着王禾去野山伐木了,今日是王禾头回进野山。在贾舍村,儿郎进野山就证明能担家务了。 王大郎还是编筲箕,从年头到年尾,他编的筲箕除了人情往来,换的粮起码够两斗了。 贾妪、王菽继续忙活贾地主家的活计,王蓬给长辈们端水、看护幼妹。每个人辛苦的同时,都翘首以盼王二郎的归来。 那个符牌,真的能换头牛吗? 下午,村北赁居于鳏翁家的贾郎君棒疮迸裂,死了。周围村邻跟这家人不熟,还是鳏翁找来几个儿郎,帮着抬出村,找了个无主的荒草地埋了,又帮着在坟前搭了个草棚。 五天后,铁风、王二郎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