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5节 (第2/3页)
,随即起哄嬉笑:“田哥,加油,下一趟带脑子滑!” 以前训练时,纪教练常说,田斯吴最大的问题就是滑雪不爱用脑子滑,不长记性,在旱雪气垫上练习时已经可以跳出正脚外转1800,可到了真雪上,连之前很熟悉的1620怎么跳都快忘光了。 王飞跃放下高高举起的手机,结束视频录制,自己回看了一遍,然后发送到小群里。 田斯吴缓缓滑到他们身边,摘掉头盔,有点烦躁地抓了下头发,显然对自己刚才的表现很不满意,“下一趟轮到无忧了,他肯定带脑子。” 跟在他身后拿着gopro录制视频的助教宋也滑了过来:“飞跃录得清楚了吗?” 王飞跃点点头:“很清楚,发群里了。” “好,”宋也拍了拍田斯吴耷拉下来的肩膀,“别丧气,走吧,和可迪去复盘。” 他又转头对其他人说:“想听的过来,不想听的就等下一组无忧跳完。” 每位队员在训练时,身后都会跟着一位拍视频记录的人,有时是助教宋也,有时是徐槐,还有时是空闲的队友。从跳台上下来,教练会直接给他们看视频回放,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当场就指出来,及时纠正错误,有时也会让他们互相观看队友的训练视频,彼此发现对方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强化记忆,加以改正。 田斯吴是大家最看好的大跳台男子组种子选手,全队的希望。他的技术水平目前是队里最高的,要想进一步提升自然也更难,为了更好地观察他的训练状态以及发现跳台动作中出现的问题,田斯吴从起跳到落地,从出发点到终点,都有多个机位录制,方便后续做复盘总结。 田斯吴结束他的训练,和宋也一起下山去找张可迪。张可迪与领队作为运动队代表去参加赛事组委会会议了,会议刚结束,张可迪现在还在山下没上来。 “对了,曦姐。” 王飞跃等待杞无忧飞台子,顺便又看了遍刚才的视频回放,好奇问道:“我一直想问,田哥也是从小就练滑雪了吗?” “是啊,”江晨曦说,“他和你一样是从u池过来的,之前好像是吉林省队的吧,后来进了国家队就转项练大跳台了。” 王飞跃“哇”了一声。 “哇什么哇,好好练,”江晨曦身为队长,口吻故作老成,“你以后说不定比他还要厉害呢。” 别在领口的对讲机电流声刺啦刺啦的,而后响起徐槐的声音:“小杞准备出发了……” 大跳台起点与终点的距离很远,两地之间的运动员与教练员始终要保持联系,通常使用手机或者对讲机。手机体积较大,而且不抗摔,随身携带的话有时会不太方便,所以队员们在训练和比赛时,上衣领口都会别着一个小小的对讲机。 “三、二、一!” 人声戛然而止,接着对讲机里出现的是呼啸的风声。 王飞跃立刻打开手机摄像头,将手机举起:“好的槐哥,摄影师已就位!” 短暂的几秒钟过后。 一道黑色的身影出现在镜头中,忽地从跳台腾空而起,跃至高空。 跳台之上是晴空万里,卡德罗纳山巅天空湛蓝而澄净,少年飞跃跳台的瞬间,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仿佛遨游于此方天际。 “我的妈呀,他跳得好高啊!”王飞跃全神贯注地盯着远处天空中的小黑点。 江晨曦根据她的经验分析道:“应该要尝试14。” 运动员要在极短的时间内飞跃大跳台,完成多次旋转和翻转动作,起跳时必须要达到足够高的高度。杞无忧爆发力很强,起跳时总是跳得非常高,滞空高度将近9米。 他的身体绕斜纵轴转体空翻,一周,两周、三周……转速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高速频率,直至四周! 接着前手背后,同时提膝收腿,用前手去抓后刃固定器内侧。 他做的并不是常规的melon抓板动作,而是进阶method。身体后拧出一个不可思议的幅度,前手的抓板位置很靠后,而后肩带着后手往上提的幅度也更大,动作更舒展,核心却不松散,在空中的身体形态也更好看。 最后落地时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