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帝王_第14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页 (第2/2页)

面张济被杀一事。

    董卓正在府中,与心腹商讨袁绍逃离一事。

    昨夜皇帝传召西园校尉,袁绍恐怕这是董卓的阴谋,不敢亲自前往,只叫淳于琼、曹操等人应召。他自己本人却把朝廷所颁发的符节挂在东门离开了。

    过了一个上午,才有人发现袁绍逃了,忙报给董卓。

    董卓不禁大感伤脑筋。

    需知袁绍出自此时名门汝南袁氏。这汝南袁氏,四世之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号称“四世三公”。袁氏满门,袁逢曾为司空,这是袁术与袁绍的生父。袁逢的弟弟袁隗,便是如今的太傅,位列三公。

    袁逢之上长兄无子,于是便把庶子袁绍过继给长兄一房。

    实际上袁氏之首,如今乃是嫡子出身的袁术。无奈袁术跑得更早,还剩一个袁绍在城中,董卓百般拉拢不成,没想到最后袁绍也跑了。

    要知道董卓为何要百般拉拢袁氏,就又得从汉代的人才选拔制度上说起了。汉末最重要的一则拣选人才之法,便是举孝廉。各地按照人口数,大约每二十万人口中,要推举出一位孝廉来,送到中央来学习做官,为朝廷出力。而此时负责拣选人才的,乃是地方长官,也就是太守。既然是由人选拔,难免有亲疏远近,你在辖区选了我的子弟为孝廉,我总不能不投桃报李吧?

    而袁氏在朝廷经营四世,真是当得起一声“门生遍天下”,其中各方利益交织捆绑,就算董卓凭借兵力暂时占据了洛阳,不到逼不得已,却也不想跟树大根深的汝南袁氏闹翻。

    然而如今先是袁术跑了,紧跟着袁绍也挂节而去,这不是在啪啪打他董卓的脸么?

    董卓这会儿想的,倒还不是要如何惩治袁氏,而是想着要如何能挽回点面子。

    此时众心腹各出主意,有的说“要发全国檄文,将袁氏两子捉回来”,有的说“袁术,袁绍虽然跑了,他们的老子却还没跑”,你一言我一语,却是都不得要领。

    独有侍中伍琼道:“这汝南袁氏,在朝中经营四世,却也是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如今若是按照他们说的,发檄文全国通缉,那么一定会激起反叛的势力。他们既然逃了,且是逃往冀州、南阳等地,这些原本也并非您的地盘。他们自愿避您锋芒,您不如就恩赦袁氏二子,给他们封个郡守,就叫他们在那里做官好了。他们感念您赦免之恩,欣喜之下,也绝不会再有别的心思。”

    这番话合了董卓心意。

    董卓笑道:“还是你们这文化人的办法好。”又对自己那些旧部道:“不要一遇事就喊打喊杀的,这里是洛阳,可不是西凉。”于是依照伍琼的策略,非但赦免了袁术、袁绍逃离之罪,还都封了太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