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追踪(中)布局 (第1/3页)
在柯余声无穷无尽的比特币诱惑之下,汐仔退出了暗网拍卖。 其实这步棋很险,万一对方知足了,或者察觉不对,卷款逃跑消失不见也是有可能的。柯余声早就设想过,他设计了一套难以被破解的密码协议,声明如果试图破解,系统会自动撤销转账,而真正的密码,他会在线下交易时给他,当场输入确定转账,否则他只能拿到10%的比特币——那数目也不小,但用10%和100%比较,用一掷千金的大老板和几千几万就打发他们的人相比,对方本身就与亡命徒一般,很难忍住诱惑,多数都会冒险一试。而且,随着监管更加严格,他们出手“货物”也更难了,能有这种大主顾,是他们的荣幸。 柯余声获得了他们的临时邮箱,动态ip与假身份办理的手机号。汐仔的ip就算是真的,也只能大致说明他本人当前的位置,至于梅姐,恐怕才是线下交易的大人物。不过可以提前盯着这片区域。 打拐队联系了相关单位,允许柯余声接入镜像数据库,实时追踪定位相关人员,和铁路客票那边也软磨硬泡,在近期上千万条与本地相关的记录里查找,重点关注频繁往来的条目。由于这些事情涉及公民隐私,极易引起舆论问题,他们也只能是暗中查探——至少比柯余声直接黑进去强。 大数据在新时代打拐中拥有着强大的能量,只不过数据的清洗筛选实在是太难了。纵使柯余声天才,在现有基础上整出几个算法模型,那也得依靠精英团队的力量与超强的处理器,没日没夜一遍一遍地在那里筛数据,粗筛,细筛,身份核对……这已经比人工快很多了。 勤勤恳恳的打拐队仍旧在本地与周边持续走访,几十名侦查员翻山越岭,走坏了好几双鞋,抓回来几个卖自家侄子侄女,又卖邻居儿子的,也拦下了差点被卖掉的孩子,批评教育了想买孩子的人。 大家都挺拼命的。 “电话卡定位在城西南的郊区,基站数量太少,信号不稳定。那边一直都挺乱的吧。” “对,有很多破工厂厂房,之前化工厂爆炸,烧了好多天,紧急撤离了居民,本来人就不多,出事之后基本就荒废了,旁边村子里可能还有点老人,有个村委会,化工厂周边就不行了。上头准备明年组织立项,专人处理,恢复成宜居空间,加强治安的计划也上了,准备划几个派出所,得派些人去清场,局长那边还心烦着呢。” “那边天网监控怎么样?” “大路上有监控,小路上基本坏了,或者被他们拆下来卖掉,因为太偏,又是都市传言中的切尔诺贝利,也没什么人去管。” “回头行动的时候我可以把已有监控接过来,走局域网,方便观察。” “好。” “那什么,我可能又要做件违法乱纪的事。” “嗯?” “在那边弄个降频器,反正那边信号不好,掉到2g也挺正常,然后嗅探一批短信。这个电话卡应该是梅姐的,她肯定得和汐仔联络。到时候把内容和号码劫持下来,把汐仔等相关人员也锁定上。” “哦……” “就算那俩反侦查能力强,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想到。虽然可能会被说侵犯公民隐私——我可以来担这个犯罪责任,撑死了关我几天几年的,你们要愿意给我说话也行。” 柯余声这个走偏门搞技术和打拐队有那么点没共同语言,不过这不影响进度。 他嚼着爱心饼干,思路转得更快了呢。 另一边,谢尽华也没闲着。 柯余声已经结合诸多悬案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