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大唐名相张九龄正妻后 第24节 (第2/2页)
然道:“昭昭,我一直心存着妄念,想要重?新开辟一条方便宽敞之道。北地能种植粮食,各种蔬果,山珍,待来往通行便利之后,北地定会?变得欣欣向荣。” 眼前,生他养他的土地。 下山之后,他即将远行。 这里,依旧生活着他的家?人们,乡邻们。 走得再远,他依然心心念念,无法放下。 开辟大庾岭! 原来,张九龄早就心存大志。 谭昭昭笑起来,朝着前面喊道:“劈开这道山!” 张九龄被她惊了跳,旋即失笑出声。 脚力夫们跟着笑,有大胆的接话道:“郎君,劈开这道山!” 其他人跟着一起喊:“劈开这道山!” 山峦间,劈开这道山的声音,不断回响。 撞在张九龄的心上,他感到心摇摇晃晃,激动得快跳出胸膛,大声回应道:“可!” 谭昭昭笑个不停,话锋一转,喊道:“上山容易下山难,千万莫滚下山,我还要去长安!” 张九龄哈哈大笑,携着她的手,道:“走,下山去,去长安!” 下山歇了一晚,谭昭昭恢复大半力气,继续循东路前行。 翻过了大庾岭,官道就平稳顺畅了起来,谭昭昭有时?坐车,车坐得累了,便出来骑马。 虽然累,倒也惬意。 一路行去,天气愈发冷。这天到了吉州境内,天下起了小雨,寒冷刺骨。 下雨路滑,张九龄决定在镇上寻一间客栈,待天晴之后再继续前行。 镇上就一间客栈,他们一行进去时?,里面已经有两个身穿差役官服模样的人坐在厅堂里,在他们身边,立着一个中?年男子。 男子衣衫褴褛,看上去疲惫不堪,却难掩器宇轩昂,一看就非常人。 谭昭昭好奇打量,差役在说着什么,她一时?没能听清,只听到“张说”两字,瞬时?看向了张九龄。 张九龄也在打量着他们,迎着谭昭昭的目光,微愣之后,不动声色点了点头。 谭昭昭便能确定了。 被称为“燕许大手笔”的张说,一代文?相,官宦生涯几经起伏,曾经被流放岭南钦州。 没曾想,在这里竟然遇到了他! 第二十七章 在大唐想要出仕, 一是看出身?,二是读书科举,三是靠官员举荐。 李白无法考科举, 写给韩荆州的《与韩荆州书》,“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就是他的投名状, 本意是为了出仕为官。 科举之前,读书人各显神通, 让官员看到自己的才名,上门?拜访, 投递文章诗词。 考中?科举之后?, 也不一定?能做官, 或者一辈子只能做个小官吏。 做官之后?想要升职, 主要靠人提携, 也是举荐。 大唐人才济济,像是李白杜甫等诗人,一辈子郁郁不得志者, 不知凡几。 张九龄算是做到了大唐诗人中?最高品级官员, 官至宰相, 被封为始兴开国伯,食邑五百户。 而张说, 曾对张九龄有举荐提携之功,对他十分看中?,并主动?称他们都姓张, 论谱叙辈。 谭昭昭很是纳闷,张九龄官途并非一帆风顺, 考中?进士之后?,苦于没背景关?系,坐了许多年冷板凳。 张说本身?也宦海几经沉浮,对他的提携,应当是很多年以后?了。 谭昭昭纠结了片刻,就很快放下了。 聪明人不知凡几,她并不敢仗着知晓些历史大致走向?,就认为运筹帷幄,势在必得。 这一世兴许是平行时空,说不定?,张九龄的运道就变了呢? 且以张九龄的聪明,能从偏僻地方毫无根基的穷小子,走上宰相之位,名流千古,他的本事,无需谭昭昭操心。 离开大堂回到客舍,伙计送进了热水,眉豆忙着收拾干净,两人坐下来歇息。 谭昭昭取了一些香出来,放进熏笼中?。青木香气渐渐升腾,闻着熟悉的香暖气息,驱散了赶路的疲惫。 张九龄一直若有所思?,先前见到谭昭昭的惊讶,他也感到疑惑不已,没曾想她居然知道张说。 后?来,想到他书房有收藏张说的文集,兴许是在晾晒卷轴的时候,她看到过,便未再多想。 “昭昭,过来坐。”张九龄伸手?拉过谭昭昭坐在身?边,顺手?将熏笼摆得近了些。 谭昭昭手?搭在熏笼上取暖,张九龄干脆将她的双手?握在了掌心中?,捂在胸前。 张九龄低低地道:“昭昭,你先前见到的,便是张舍人。朝廷离得远,我不知发?生?了何事,端看其情形,他应当是被流放至岭南。” 官不易做,一个不察得罪了权贵,或者让陛下不喜,贬谪还算轻。流放就惨了。 大唐流放,三千里起,妻妾一并随着流放。且北地的官员,必须流放到南边,南边的官员,则流放到北方。 岭南向?来是流放之处,张说是冀州人,照着规矩会流放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