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魔志_外太空来的宝藏(0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外太空来的宝藏(03) (第2/2页)

    这是天大的笑话吗?

    八月八日。早上七点多就起来了,因想:灵修的为后一章,他们可以参加也可以不参加。

    定中的五十魔,对于一个从未学定的人来说,是很难明白的!

    所谓五阴三昧定?

    色阴区宇,受阴区宇,想阴区宇,行阴区宇,识阴区宇,他们是无法去明瞭的!

    我应该跟他们商议这一件事!

    先整理五十魔吧。

    行阴第十魔,五现涅槃。

    佛说:「又在三摩地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常来扰动本元之地,于后后有,生出计度来的人,是人坠入五涅槃论。

    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出爱慕的缘故?

    或以初禪,性无忧的缘故?

    或以二禪,心无苦的缘故?

    或以三禪,极悦随之的缘故?

    或以四禪,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的缘故?

    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五处安隐,为胜净依!

    如是循环,五处究竟?

    由此计度,五现涅槃,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

    以升天为涅槃处?当然不究竟!

    欲天,四个禪天,这五个地方还是有相在!

    而涅槃无相在。〈老柏火箭船出品〉

    佛又说:「阿难!如是十种,禪那狂野,皆是行阴,用心交互,所以才有这种谬悟出现!」【08】

    「眾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以迷为解,自己还说自登圣境!大妄语的罪成立,堕无间地狱去!

    你等必须将如来的话,于我灭度之后,传示于末法世界,普遍的叫眾生觉了这个正确的义理!无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护,消灭邪见!

    教末法时代的修行人的身心,开觉真义,于无上道,不遭到枝叶岐路者的干扰,勿令其心,成为祈求得少为足的心,应作大觉王,清净的指出正确的目标来!」

    这个五阴中,行阴的特色就是:你找不到它昨天和明天的踪跡与航路?就是当下?你也搞不懂它在干什么?

    说无即无!

    说行是在进行!

    说止又像止!

    但是它有异熟之妙--会变出什么来!

    因此你不能去论断它?

    你只能等待他开花结果!

    你硬要悟;说它是什么?你就错了!

    佛说:「阿难,那位善男子,修三摩地,行阴尽了,诸世间性的清幽扰动,同分的生机,倏然灰裂灰灭,沉潜入细的纲纽之中〈补特伽罗位〉,那些陈年的业力,深深的埋伏在某处,感应一时悬绝!

    于涅槃天,将大明悟!

    如鸡鸣之后,瞻顾东方,已有精色出现!

    六根尘静,无復驰逸奔色,内外湛明,入无所入!

    深达十方十二种类的生物!牠门受命的元由?他都知道了!

    观其元由执之于心!来去明白了!本元也看透了。

    诸类不再召感?在于十方界,已获得它不异之同!

    精色不沉,发现了幽秘!

    此则名为:识阴区宇!」

    我们用很普通的话来说?行阴是无来无去无代志的话?那么识阴则有精色徵兆出,代表有一个念头被肯定了,新的局面将一同之!

    佛又说:「如果说对于群集的感召?

    在性交中,对于纷至沓来的召感?电光感应之中,心行慢慢的从前五阴中获得了不异的同念?

    也在这个同中,消磨六门,合开成就,见闻通邻,互用清净。

    十方世界,以及自己的身心,如那琉璃内外清彻,名识阴尽。

    是人则能超越命浊!

    观其所由,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

    五阴虽为一念?

    却是生命之元,在定中观行阴实在是生物异熟的扰动归之于识,识受感召而入胎,刚开始只有精色后来生出六根!

    其实是真心在作用!

    不过已染色!

    识阴尽则准备出胎另投胎去!

    其光明是神识里真心所作。

    而佛对于生命的描述是不一不异的大乘观点。

    也就是真妄交芦的真相。

    读者可以慢慢证得这个一念轮回的生命的澳秘!

    记住如欲全真?生命的自性是不能存在的!

    我捫慢慢来审视自己的生命之元吧!

    行阴这个性召感来很多幽隐之路,到后来得到了一个不异的结论,而有了共同的方向!【09】

    这样群召有了同。

    在性交中!隐见生命的十二因缘。

    这个力量存在于识阴之中。

    召感!同业,投胎入识,消磨而生灭六根!真心住在根元之中。

    在行阴与识阴之间早已神交而异熟。

    但不沦陷其清净!

    请勿害怕。

    我整理好这段佛经,人几乎掛掉?

    尤其突然冒出来的「在性交中」这四个字!我以为是神来之笔,因为在有染的识阴必然因妄而有而不失其清净,这是生命与自性的真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